校园贷怎么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5 21:39:41    

校园贷的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高校教育

高校应当加强法律、金融、安全等相关教育,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避免落入高利贷圈套。

监管部门加大力度

金融监管部门、网贷平台、学校以及公安机关可以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可疑人员、可疑问题及时预警,实时监控校园贷平台的发展运行,保护学生远离违法黑手。同时,充分利用征信系统,要求贷款平台实时上传贷款人信息资料,及时堵塞监管漏洞,实现全链条全流程监督。

完善法律

应当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设立相关罪名和罚则,加大对高利贷的制约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充分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作用。例如,在刑法中明确高利贷的界定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严格审核和管理

建立审核登记制度,禁止无资质、无备案、不规范的网贷公司进入校园。规范运营管理,对贷款金额上限、贷款范围、贷款利率、收费名目等进行严格规范并予以公示。对于学生创业贷款和贫困学生贷款,在有校方相关证明文件证实的情况下,其贷款利息不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对于学生消费贷款,需严格审查其还款能力并附评估报表,对虚假报表、超越学生还款能力发放的贷款利息不予保护。

规范催款方式

严禁使用违反公序良俗、违反法律法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催款,严禁使用肉体、精神、名誉伤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催款。否则,相应贷款及利息不予法律保护,且还需追究网贷公司人员相应的法律责任,防止恶意催款行为的发生。

建立预警和应对机制

高校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联合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同时,建立应对处置机制,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及时报请相关部门依法处置。

疏堵结合

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开展校园贷的银行应制定完善的校园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贷前调查评估,认真审核评定贷款大学生资质,重视贷后管理监督,确保资金流向符合合同规定。

暂停网贷机构校园贷业务

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要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对于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同时,杜绝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培训、求职、职业指导等名义,捆绑推荐信贷服务。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全面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维护校园金融市场的秩序,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