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推出三十条举措提振消费 今年计划引进和举办50场以上大型演唱会、音乐节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7日讯(记者 沈华玲)力争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
近日,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厦门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紧扣“促消费、惠民生、稳增长”核心目标,从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增强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等六个维度系统谋划,推出三十条举措,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培育创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国家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建设,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
在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方面,《方案》提出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力争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充分发挥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广大劳动者提供普惠性、高质量的技能培训服务。2025年,全市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35万人次,培育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6000人次。
今年新增2000个普惠性托位
在增强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方面,《方案》提出财政贴息降低居民消费成本与企业融资压力;推广运用“人才券”精准支持人才消费升级。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拓展嵌入式社区托育服务。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及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依法依规拓展2—3岁托育服务。2025年新增2000个普惠性托位。
开展2025年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按实际销售价格的30%给予消费者补贴,单件产品补贴最高不超过3000元,每位消费者补贴金额累计最高不超过2万元。
举办400场以上惠民演出和非遗展演
在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方面,《方案》提出对营业性演出机构组织的演出按政策给予奖励。2025年计划引进和举办50场以上大型演唱会、音乐节。
精心办好市民文化汇、书香鹭岛、鼓浪屿音乐季等文旅品牌活动。2025年举办400场以上惠民演出和非遗展演进商圈、进景区、进街区活动。积极培育“会展+”“体育+”等新模式,2025年引进和举办160场以上展览、4000场以上会议、20场以上国内外高水平赛事。
结合民生需求因地制宜规划“摊规点”
《方案》还提出,在促进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方面,将精准聚焦家电、住房、汽车等关键领域,以“以旧换新”政策为支点,撬动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其中,加力支持汽车消费,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鼓励发展汽车赛事、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在着力提升消费品质方面,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设立首店、创新概念店,为品牌首发、首展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持。支持中山路、万象城等重点商圈打造品牌首发首秀主题空间。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商贸数字化应用,对符合条件的电商产业基地(含直播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
在改善提升消费环境方面,《方案》提出,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采取空闲区域改造、零散地域规整等措施,结合民生需求因地制宜规划“摊规点”。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