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豫商?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闫文瑞 朱娟 文 朱哲 摄影】今日之河南,正以拼搏之态,稳经济、扩开放、促发展,在省域竞速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今日之河南,正以开放之姿,迎接更多游子归乡创业、共谋发展。
4月29日,全省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动员部署会召开。同日,2025许商大会在许昌举行,许商回归工程启动。
改革开放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包括许商在内的豫商群体,接续走上全国乃至全球的商业舞台,书写发展故事。如今,如何反哺家乡,成为广大豫商心之所系。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归去来之间,改变的是老家河南发展方向的与时俱进、发展格局的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的日新月异,不变的是豫商与河南这个经济大省同频共振、共生共赢的赤子之心。
“回家!”

“许昌始终是我心头的明月。”
“家乡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无论走到哪里,乡音未改,乡情不忘,一直记得我是一个许昌人……”
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29日,许昌,2025许商大会现场,“回家”成为高频词。
“五十年前,我带着许昌人的热血走向远方。五十年后,我愿把更多新的发展机遇带回家乡。”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上海市许昌商会名誉会长鲁贵卿表示,十八岁那年,他穿上军装离开家乡许昌。此后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央企管理者,从农民的孩子成长为大学教师,无论在哪里工作,家乡始终是他精神的原点。
“在上海生活时,每当浦江岸边春风拂面,总会想起老家双洎河畔的杨柳依依;每当听到一句地道的河南乡音,眼前便浮现出曹魏故都的千年古韵。”鲁贵卿颇为动情地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正是这份牵挂,让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带着许昌人“敢闯敢拼、重情重义”的底色。
“虽身在广西,但作为一名从许昌走出去的游子,我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广西河南商会会长、广西豫桂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泉峰说,多年来,他致力于构筑在桂豫商“沟通交流、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的平台,积极推动豫桂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曾经,走出河南、走向全国是广大豫商奋斗的目标,如今,返乡创业、回报家乡则成为广大豫商心头的“执念”。活动现场,许商回归工程启动,天津市许昌商会、深圳市许昌商会、武汉市许昌商会、青岛市许昌商会、沈阳市许昌商会、合肥市许昌商会、西安市许昌商会……这些奔波在五湖四海、东西南北的许昌商会“话事人”都回来了,他们共同按下启动键,也许下心头愿。
“我们期待,许昌乃至河南,不仅是广大许商魂牵梦萦的故土,更成为全球客商共赢未来的热土。”深圳市许昌商会会长胡福林表示。
故土、热土
回家,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更是带回真金白银、投资重点项目。

吸引广大豫商回归的原因,是情怀和乡愁,更是与家乡同频共振、共生共赢的发展机遇。
2025许商大会现场,初步达成合作项目37个,总投资175亿元,涵盖先进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领域。
“在深圳,约有13万许昌人。包括许商在内的豫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讲诚信。”胡福林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许商在很多一线城市、省会城市都成立有商会,为的就是链接资源、一起做事、回报家乡。豫商的骨子里,都有与胖东来精神类似的诚信、真诚,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谈及助力家乡发展,刘泉峰表示,广西河南商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向广西及东盟国家的商界人士推介许昌的历史文化底蕴、产业特色优势和投资环境。同时,深入挖掘家乡产业发展机遇,引导商会会员企业及东盟客商,寻找合作契合点,推动更多项目落地。
“家乡的发展势头令人瞩目,其前瞻性的战略格局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将积极邀请西安的许昌籍企业家及外商回家乡考察,助力家乡高质量发展。”西安市许昌商会副会长张富钢说。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份组织召开高规格的“商帮大会”。比如早在2011年,浙江组织召开了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广东组织召开有世界粤商大会;湖南组织的全球湘商大会举办到第十一届;江西的赣商大会则举办到第四届。
自2023年起,全球豫商大会规格升级,以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主办方,敞开怀抱,邀请豫商回家。

前不久,2025全球豫商大会在郑州举行。超500位豫籍企业家和豫商商会代表回乡参会,经过前期对接洽谈,大会共达成豫商合作项目52个,总投资510.4亿元,一批含“新”量、含“绿”量高的项目现场签约。
可以看到,地方吸引商会和企业家投资家乡,是一群人与一座城之间的“双向奔赴”。一方面,地方的发展需要商会的力量和企业家的才智;另一方面,家乡的发展也为企业家提供了更多合作、投资的机会。
变与不变
“如今的许昌,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旧模样。”在鲁贵卿眼中,曾经的“莲城”,已发生巨变。
记者从会场获悉,许昌素有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城市基因,始终与民营经济同频共振。近年来,许昌着力构建“633”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未来产业为先导、新兴产业为支柱、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产业新体系;“两融五城四跃升”的蓝图已经绘就,“一带一圈两谷”的产业高地正在崛起。

不仅是许昌,今日之河南,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良好的经营便利环境,期望大好、机遇大好、前景大好。
当前,河南正聚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为豫商参与家乡建设提供更多新机遇。开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后两次与企业家们面对面恳谈,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呼唤更多包括豫商在内的投资者选择河南。
变化的是发展格局、发展环境,但豫商与家乡同频共振的赤子之心,始终不变。
“希望更多的豫商返乡考察投资,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青岛市许昌商会会长刘德法呼吁。
“作为河南游子,我始终在思考,我们能以怎样的方式反哺这片土地?”鲁贵卿表示,未来,要当好家乡的“城市推介官”,向年轻学子讲述家乡创业故事,吸引更多人才带着技术、项目和梦想,回归故里。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