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药如何处理好?京城这些社区有了回收好办法
家里的药没吃完却过期了,该怎么处理?当垃圾扔掉不仅有安全隐患,还有可能污染环境;个人联系专业机构回收又大费周章。近日,北京部分社区针对这一难题,推出了旧药回收服务。无论是定点回收,还是定期上门,回收的旧药由专业人员及机构统一处理,让居民感到既便捷又安心。

过期药千万别乱扔
“阿姨您好,我是叮当快药派来回收旧药的。”下午2时,身着红色工服的叮当快药配送小哥,准时到达了运乔嘉园的韩女士家门口。开门后,韩女士将提前装好的一塑料袋过期药品交到小哥手中。小哥简单清点后,将叮当快药准备的布袋作为小礼物送给了韩女士。

今年6月,通州区玉桥街道与叮当快药平台携手推出“旧药回家”活动。工作时间灵活、掌握一定药品回收知识的15位叮当快药小哥成为“上门回收员”。居民只需打电话预约或在网上下单,申报药品信息,经药师审核后,小哥就会在每月1日按时上门取药。

说起家里的过期药,几年前的一次经历让韩女士难以忘怀。那次韩女士的孩子发烧,吃了退烧药后却没有效果。韩女士仔细查看说明书时,才发现退烧药已经过期了。“当时我真吓了一跳,幸亏孩子没有大碍。要是救命药过了期,可能命就没了。”这件事给她敲响了警钟,自此之后,韩女士养成了定期清理药品的习惯,却一直苦于没有好的办法处理过期药。
“以前处理过期药,我都特别发愁。我在新闻上看过,丢在垃圾桶里,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放在家里,又怕被不小心误用。”为了处理过期药,韩女士曾绞尽脑汁——把胶囊一个个抠出来,把液体药品倒光后再扔空瓶。这样做不仅麻烦,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通过“旧药回家”活动,韩女士进一步了解到了过期药品处置不当的危害。她不好意思地说,以前自己只关注别让过期药被人误拿或误服,所以会破坏了药品包装再扔,却没意识到旧药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
现在,韩女士已经两次通过“旧药回家”处理过期药。她说:“把旧药交给街道处理我很放心。上门回收又方便又安全,也能提醒更多人及时关注药品的有效期。”除了小礼品,在玉桥街道的“玉见”APP上,会分别对上门的小哥和回收旧药的居民进行积分奖励。所有过期药品将被交至玉桥街道城市管理中心有害垃圾暂存点存放,再由有资质的清运企业统一处理。两个多月来,街道已经收到了130多盒旧药。
统一回收后还需专门处理
家庭里的常备药品,在有效期内没用完,或是存放方式不正确导致药品失效,是家庭药品过期失效的主要原因。
韩女士拉开电视柜下方的抽屉,各类药品几乎把抽屉都装满了:“我们一家子的药都放在这儿。每逢换季,我还会买一些备用药,像夏天治疗中暑和肠胃感冒的药、冬天治咳嗽的药,以备不时之需。”韩女士说,这些药如果没用上或者没用完,就会导致药品过期。
家住德外大街东社区的王大爷说,对需要长期服药的人来说,家里出现过期和失效的药很常见。“我们小区老年人多,大部分都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平时去开药,有人总是往回拿好几兜子的药。有的老人可能出行不便或是怕折腾,去一次医院往往想多开点儿药,却不一定都按时服用了,结果放着放着就过期了。还有的老人记性不好,可能家里的药还没吃完,去医院时又让医生给开了。久而久之,家里的旧药越堆越多。”
除了过期药品,还有一些药品会因存放不当导致失效。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小李常用眼药水来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为图方便,他常顺手把眼药水放在电脑桌上。去年年底,他在网上刷到科普知识的视频,才发现自己用的眼药水里,有的需要“密封、遮光保存”,有的写明要放在冰箱里低温保存,有的注明了“开封后请在12周内使用”,这让他吓了一大跳。小李说:“用眼药水这么久,我一直没有注意过这些特殊要求,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小李坦言,对一些开封后只能短期保存的眼药水,很难在有效期内用完,甚至用了很长时间后还剩大半瓶,造成了浪费。
在西城区德胜街道德外大街东社区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半人高的红色回收箱,这是专门用来回收过期失效药品的。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回收箱均采用防渗漏、防破损的环保材质制成,确保药品暂存期间不会发生二次污染。作为西城区首批废旧药品回收箱试点,今年5月德胜街道在冰窖口胡同8号院、教场口街9号院、裕中西里等社区设置了5个过期药的回收箱。回收箱通常放在社区或物业办公室里,这样不仅方便居民规范投放,也便于管理,防止他人捡拾或误用。街道负责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说:“药品性质特殊,需要谨慎管理。我们会每半个月集中回收一次回收箱内的药品,统一运送到垃圾楼后,进行专门的无害化处理。目前,全街道累计回收的过期失效药品已经超过了100斤。”

“我就住在楼上,家里发现过期药了,下趟楼就能顺手扔进回收箱,特别方便。”王大爷指着回收箱说,自己和老伴儿都有慢性病,经常需要开药。“回收旧药有助于家庭养成整理药品的习惯。现在我和老伴儿都会关注药品的有效期,把过期的药品单独放一边,等去社区办事或参加活动时就顺手带过去。”王大爷告诉记者,通过社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居民们都知道过期药是有毒有害的垃圾,需要单独投放。今年街道推出了专门的回收箱,定期举办医疗知识宣传活动,还提供一些小礼品,让大家回收过期药的积极性更高了。
清理过期药要走正规途径
“药能治病,也能要命。”叮当快药九棵树店的药师徐文华介绍,过期药品的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影响身体健康,过期药的药效不仅可能会降低或丧失,还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服用后会延误病情;二是会污染环境,药品成分可能渗入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过期药品既不能使用,也不能随意丢弃。
“过期药品绝对不能使用。”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杨莉认为,从药理学角度来看,药品超出有效期后,其稳定性无法保证,使用者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即使个别药品的实际稳定性较高,仍需以药品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为准,避免服用过期药品。杨莉提醒说,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无法保障的,一些过期药因长时间受光照、温度、湿度影响,可能会导致成分转化,甚至成为毒性物质;若处理不当,可能污染环境或被他人误服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建议居民通过定点回收渠道,交由专业机构按医疗垃圾的标准进行处理。
徐文华也表示,过期药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和处理。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会注明过期药的处置方法,比如维生素和一些中成药可以当作生活垃圾处理,其他药品则建议暂存并等待专业机构回收。特别是管制类药品,如胰岛素、抗癌药、部分抗生素和降压药等更需注意,不能自行处理,应由专业机构回收。如果无法确定手中药品的情况,建议居民咨询药店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寻找专门的旧药存放点位或处理途径。

记者了解到,在通州区玉桥街道的“旧药回家”活动中,专业送药平台叮当快药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提前筛选回收品类、配送小哥上门服务、注重保护患者隐私,这些细节让服务更贴心、居民更放心。
叮当快药通州区区域店长祝海波注意到,几乎每个月都有顾客来店里询问过期药该怎么处理。“作为药店,我们无法直接处理过期药物。我们曾联合药厂举办过旧药回收活动,自从和玉桥街道携手以来,我们每月定期上门回收旧药,还到社区举办医药知识公益宣讲,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旧药回收的活动中来。”祝海波说,平时店里的药师也会提醒居民按需购药,从源头减少过期药物的产生。

玉桥街道工作人员说:“对居民来说,‘旧药回家’活动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引导邻里科学进行垃圾分类,也起到了科普作用,提醒大家平时要注意检查药品,了解药品的保存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对平台的小哥来说,‘旧药回家’结合了他们的专业特点,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服务中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价值感,让过期药的回收工作可以更顺畅地推进。”玉桥街道和叮当快药平台均表示,未来可能会根据需求,逐步完善并开展更多旧药回收的公益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