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 “四级七天调解法” 巧解矛盾促和谐
“四级七天调解法”为群众提供了一条高效、便捷的矛盾化解路径,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肃南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四级七天”调解法,通过聚合各方治理力量,成功打破了基层治理的“阻塞障碍”,畅通了基层服务“神经末梢”,一场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

肃南县红湾寺镇隆畅社区居民刘某经营的服装店负一楼仓库发生屋顶渗水,导致未拆封的多件服装被浸湿,店铺无法正常营业。由于无法直接进入隔壁店铺检查漏水源头,刘某便向社区调解员求助了。社区网格员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立即启动“首调”程序,经逐户排查,最终确认是隔壁马某商铺的自来水管在漏水,造成刘某服装店仓库顶渗水。经过电话沟通,马某表示自己在外地,网格员便将情况上报给了社区调委会。

次日,在肃南县红湾寺镇隆昌社区“任萍调解工作室”,社区调委会工作人员将双方请到社区调解室进一步协商,先为双方递上热气腾腾的奶茶,耐心地倾听着双方当事人的诉求,经过社区调解小组第一天的努力,双方情绪有所缓和,但在赔偿金额上仍存在分歧。社区调委会随即启动联调机制,在第三天,联合镇综治中心、社区民警共同调解。奶茶香气的萦绕勾起了当事人双方的邻里温情,经过数小时的沟通和对《民法典》相关条款的解析,双方终于就赔偿金额、维修达成了一致,签订了调解协议。至此,这场邻里纠纷在三天内,通过 “四级七天调解法” 的前三级调解顺利得到解决。

当事人刘某说:“这几天红湾寺镇和隆畅社区工作人员为我的事尽心尽责的调解,帮助我解决了大难题,经过他们的多次协调,让我的货品得到了赔偿,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
在肃南县,“四级七天”调解机制的成效正在日益显现,一碗碗奶茶是调解矛盾时的“润滑剂”,网格员初调是“前哨站”,对家长里短了如指掌;社区调解委员会劝调是“中转站”,接手难以调和的矛盾时;镇综治中心联调是“攻坚队”,凭借专业优势发挥关键作用;镇党委政府统调是“压舱石”,各级调解组织共同奏响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和谐乐章。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行‘四级七天’调解法,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从‘单打独斗’升级为‘多元共治’的模式,进一步织密织牢基层和谐平安网,让居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肃南县红湾寺镇隆畅社区党委副书记杨娜说道。

肃南县持续深入推行“四级七天”调解法,立足于抓早、抓小、抓源头,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发现在苗头、化解在萌芽,实现了对各类矛盾隐患的动态掌握、有效预警、及时化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进一步提升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水平。据了解,全县各级综治中心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9件,调处率达99%以上。(李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