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绿道环草海段桥下的“绿色客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8:56:00    

早上8点,高海公路桥上车流不息,桥下却是另一番景象:市民或运动健身或游玩休憩,还能享受滇池草海畔的美丽风光……在昆明这座春色浸染的城市,滇池绿道环草海段高海公路桥下空间的探索利用,正以一场“空间革命”回应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经被遗忘的灰色地带,经过创新设计与生态赋能,蜕变为交织着绿意、活力与文化记忆的公共客厅。

作为滇池绿道环草海段的关键节点,高海高速桥下空间的步行道位于大桥下方。建设之初,设计者就对桥下空间的利用提出了创新思路,利用既有自然地理形态,在重要区域、关键节点下足“绣花功夫”,突出特色、打造场景,同步配套建设能满足市民需求的休憩设施,植入文化元素,因地制宜讲好滇池文化故事,让绿道真正融入群众生活,成为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的“幸福道”。

桥下的人行步道如果选用传统灰色,在阴雨天就会显得光线不足,因此设计师选择了明亮鲜艳的色调,以紫色为主基调,选用高端纳米水性聚合物材料,机械化喷涂进行常温施工,满足不脱层、不褪色、抗滑性高等彩色铺装基本要求,起到保护原有路面,增强路面景观性、人文性、趣味性等作用。而且,每200米为一个单元,从蓝紫色渐变到玫红色,通过30余种相近色调配而成,全长近1.4公里,形成了“梦幻紫”,非常适合周边环境,也非常活泼。新色调与红蓝步道、灰色步道一起,构成了滇池绿道的“第三种色彩”。

在桥下空间段,还有一段涉水点,为了不损坏高速桥墩,建设者采用水面架设浮桥的方式将绿道连通,这也是云南省首座钢浮桥。浮桥呈纵向分置式排列,两边是帆船造型,中间铺设桥面,取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意境。浮桥上挂满风帆,成为钢浮桥上的景观标志,点缀着滇池草海绿道,亮丽的风景如一幅油画跃然纸上。

滇池绿道桥下空间的蜕变,见证了一座城市“以人为本”的精髓。当混凝土森林的缝隙中生长出充满温度的绿色细胞,当曾被忽视的角落升华为市民心之所向的活力场域,我们得以窥见未来城市的进化方向——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无限的可能。(昆明日报 记者吴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