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同学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07:43:00    

潮新闻客户端 阿荣

那天我刚从欧洲旅游回来到家不久,接到了塘栖古镇同学打来的电话,说5月10日要举办高中毕业50周年的同学会。当然,50周年,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或是普通百姓的纪念日,都应该、值得非常有仪式感地来欢庆一番,同学会也不例外。所以几个筹备发起的同学,也早已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了。

首先是通知天南海北身各处的同学,告知他们无特殊情况定要来参加。

我父母生活工作在杭州,我从小是由我在塘栖的奶奶带大的,所以我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都是在塘栖生活、学习,自然,同学们也都在塘栖。

说句心里话,我接到电话的第一反应是,不去。我生性喜静,不太喜欢去凑这种人员众多、人声喧哗的热闹场面,如只是约几个平时一直交往相处的好友,我或许会去。可在10日前二天,我又连续接到两位女同学的电话,说毕业50年是大庆,同学们应该见见面庆贺一下。我告诉她们,我牙疼已预约看诊,再说又吃不了东西,可女同学让我预约改期,50年再相聚定需一去,说不见不散。还说有一位我的铁杆兄弟,说我不去,他也不去。这女同学也是我高中毕业后为数不多的几位还保持微信问侯的同学之一。我不得不答应了下来。

5月10日一早,我就从杭州家中出发,通知是9点半到10点在塘栖的一家饭店集中,现在的公共交通非常方便,出门没走几步就可上车。离塘栖古镇还有三,四站时,我的电话响了,塘栖的那位铁杆兄弟打来的,问我到那里了,我告诉他还有三,四站,他让我下车后等他,他带我去。

这位铁兄弟,是我从幼儿园开始同学到高中毕业,还是同住在水北街相隔很近的邻居,所以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联系互动。到站后,他骑着一辆电动车在等我,带上我就直奔集中的那家饭店。

饭店楼下空无一人,我有点疑惑,心想怎么会没人,边上走来一位饭店的女士,非常热情地告诉我们在二楼。凭经验,她已知道我们是来开同学会的。

一进二楼大厅,果然热闹非凡,人已聚集了不少。同学们见我俩到了,就非常热情友好地上前过来握手问侯。有相知相识的,也已经有叫不名字的;有握着手久久不放的,也有赶紧泡茶相迎的,场面温馨。久违的同学情,情深意长。而各种相机、手机,还有专门请来的摄影师,在一次又一次地按下快门,记载下这些难忘的瞬间。

10点钟到了,同学会正式开始。首先由一位女同学主持,宣读了50周年同学会的贺词,回顾了那曾经的难忘、美好的岁月。是啊,那个火红的青春时代,当年那些长得如花似玉、俊俏亮丽的少男少女们,如今都已是两鬓斑白,有些已是大腹便便、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了。70岁左右的年龄,岁月真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它会把每人的喜怒哀乐深深地印刻在每张不一样的脸上,让人来回忆,品赏。事到今日,怎不让人好好珍惜晚年的好时光呢。

第二节就是由当年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上台和大家见面,说几句鼓励祝贺的话,可见筹备人员的用心良苦,这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请来两位老师。一位是英语老师,他在台上微笑着朝我们点头示意,回忆起往年旧事。在我的记忆中,我的英语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是我所有科目中,成绩最差的一门功课,实在羞愧。另一位是化学老师的,据介绍已近90岁高龄,但在台上还身姿挺拨、音质宏亮。

不知怎得,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这位重量级人员没有来。班主任是教语文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而语文是我的长项。同样在我的记忆中,每次语文考试,我都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我的作文,老师也时常在全班的语文课上进行点评。我每篇作文的后面,常有班主任老师长长的赞美评语,什么景物描写有诗意,什么山上的星星点点犹如天空闪耀之美丽,等等……我已经记不得那么多了。毕业时的留言本,有好几位同学是这样写的,‘你的作文是如此的精彩……’‘你的语文水平是如此如此……’等等,这当然离不开语文老师的日常调教(包括小学,初中的语文老师)。还有的是,小学期间我几乎把塘栖古镇上仅有的两家小人书摊上的连环画,差不多都看了个遍,这对我语文写作的提升,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以至于1980年,我回杭工作的第二年,共青团杭州市委在杭州的企事业单位中挑选人员成立一个专职写作班,我通过考试审核录取了,我们单位就我一个,可不幸的是,就在离写作班开学上课不到一星期时,我生病住院了,而且一次出院不久,第二次又进去了,来来回回差不多有半年之多,所以这等好事就黄了,实属遗憾。

话外题写得有点多了,言归正题吧。两位老帅亮相讲话后,在两位女同学的鲜花及台下的掌声中,聚会活动进入下一环节。

总共有40多位同学加2位老师坐成了4桌,饭店服务人员已经在慢慢上菜了,而台上的下一节目才艺展示也在同步举行,一位女同学在展示着她的书法杰作,字迹苍劲有力,不知她是在老年大学,还是在家慢慢练成了这般功底,非常的敬慕。过了这节后,就是群情激起,轰台效果满满的剧情开始——只见男女一对,每人披着一条红色的围巾,手牵着手在摄影师前面迈着自由发挥的步伐,一对接一对地通过。同学会的气氛达到了顶点,之后便是互动时刻,台上唱歌的,跳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的纷纷登场,音乐声声伴随着这些爷爷奶奶们翩翩起舞,台下也不是只看不做,同学们相互敬酒问侯,祝健康快乐,热闹非凡。有几个同学还在回忆往事,调侃起同学间的浪漫旧事,说谁拉谁一起到他爱慕的女同学家……为增强感觉,而被调侃的同学也只能以无可耐和的笑声作为这段往事的回应。

台上、台下的互动节奏有点慢下来了,有几位同学已开始告别准备回家了。我牙疼也吃不了硬点的东西,坐在我边上的铁兄弟让我多吃点软的菜,不吃到时肚子要饿。我同桌的另一位杭州的同学,问我怎么回去,“坐公交到家门口的,很方便的。”我回答着。他说可以坐他的车,送我回家,我说不麻烦他了,可他又说,同学嘛不用客气的,搭便车顺便送一下没事的。还告诉我离开会场的时间。既然同学如此热情好客,我就恭敬从命上他车回去吧。

会场的余兴还在,仍有人还在敬酒侃谈。而我们该回杭了。挥手,握手,互拍肩背互祝晚年健康快乐。几个关系好的男女同学一直送我到门口,还有二位哥们送到楼下车前才停止。

50周年的同学会就这样结朿了,此次同学会除了路程太远来回不方便,还有几位因特殊情况来不了外,该来的都来了。据说我们班已有三位同学搭上生命的回程车,去了那遥远的地方回到了起点,我深表悲伤。而当下这些同学们,谁都无法预料十年、二十年后是否还有这个能力、精力,来举办、参加这样的同学会,无人敢以预知,判断,因为人生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也是宇宙运作之常态。

回家后,我就整理我拍的视频和各种照片,制作了一个高中同学50周年再相聚的视频,发在了微信视频号上,还用上了两段我在欧洲意大利五渔村的大海和阿尔卑斯山的雪峰视频,来比喻同学情比海深比天高,视频中用《友谊地久天长》这首名曲来穿插连贯。发出没多久,平台就来短信告知,点阅量已破1000人了。我想有那么多人在点阅,无非就是50年的同学再相聚,在普通百姓的眼里是充满着惊喜、难忘而又有多少当年美好的回忆。

同学会已过去好几天了,余兴未消,也已久不提笔了,便设文一篇,记载那些点点碎片。因为时光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会悄然流逝,记忆也会慢慢淡忘,而唯有文字,才能留下永久的难以磨灭的轨迹,这也是我作此文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