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铁牛”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6:59:00    

【来源:陕西日报】

“以前收元胡,全家老小齐上阵,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半亩地都挖不完。现在有了这机器,一天能收2亩多地的元胡,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了。”5月6日,洋县谢村镇四兴村中药材元胡种植户纪长青说。

眼下的秦巴腹地,风光正好。在田野里,农户们迎来了元胡收获季。不同于往年的人工挖掘,今年的田间地头,元胡收获机成了“主角”。

笔者在四兴村看到,元胡收获机沿着田垄来回穿梭,一垄垄元胡被快速、精准地翻出。经过筛选装置的高效运作,元胡与泥土瞬间完成分离。

元胡是洋县主要中药材之一,以往人工收获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制约着元胡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推广,元胡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县种植面积2万余亩,覆盖18个镇(街道)287村(社区),种植户有1万余户。

“使用元胡收获机后,亩均收获成本降低约30%,同时收获时间大幅缩短,为元胡的及时晾晒和加工争取了时间。”洋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光中说。

城固县的水稻育秧也用上了现代科技。

5月5日,城固县龙头镇智能育秧中心里,育秧机器有序运转。自动翻转的秧盘内,嫩绿的水稻秧苗长势喜人。喷淋设备精准“吐”出水雾,为秧苗提供恰到好处的滋养。

“我们的育秧中心集浸种、拌种、催芽等功能于一体,时间、温度、密度等都能精准控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实现了水稻育秧的智能化、机械化和规模化。”龙头镇智能育秧中心工作人员王秋林介绍。

在距育秧中心不远的田地里,几台拖拉机来回穿梭,铁犁翻起层层泥浪。“眼下正在翻耕的是收完元胡的田块。6月初,我们就要开始陆续翻耕收割后的油菜、小麦田块。”拖拉机手王金明说。

据了解,与传统育秧相比,水稻自动化育秧周期从40天缩短至25天左右,再结合农机插秧,每亩水稻的种植成本可降低300元以上。此外,该中心除了培育水稻秧苗,还进行瓜果蔬菜和花卉育苗,通过为农户提供机械化作业、代耕代种代收托管等服务,有效破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难题,为当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近年来,汉中市持续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推广、示范引领等举措,让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走进田间地头,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目前,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60%以上。(通讯员 李刚)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