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致追梦人 | 刘靖:带着114件行李在深圳找到想要的生活


2016年,在北方工作了8年的刘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人生决定:带着全家人来深圳。
谈到来深圳的原因,刘靖表示,想让孩子在更好的环境里成长,享受清新的空气、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对自己的事业,深圳也能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刘靖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1
告别北方
他带着114件行李来深圳
南下之前,刘靖卖了房子和车子。将车子交付新的主人之际,伤感悄然涌上心头。朋友安慰他说:“没关系,在深圳,你会再次有房有车的。”简单的一句话让刘靖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他在心里反复默念着:一定会的!
和生活了近10年的城市挥手作别,刘靖将一家人在这座城市里的“痕迹”打包成114件行李,带往南海之滨那座心之所向的城市。

▲来深之初,刘靖带着妻子儿子打卡明华轮。受访者供图
初到深圳,刘靖从事的还是熟悉的广告营销行业。新公司的老板做销售出身,很看重刘靖过往的行业经验和运营思路,邀请他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刘靖欣然应允,把运营总监的担子挑了起来。
“公司在创业之初以销售为导向,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要想在创意行业获得更大的提升,就需要合理的组织架构和规范的薪酬制度。”刘靖很快就进行改革,公司的伙伴纷纷给出好评:“部门之间开展协作更顺畅了,无论是一起做业务,还是个人职责的边界,大家都心里有底了。”
2
内外夹击的困境
他在爱好里找到解法
尽管刘靖很快就站稳脚跟,却时常感觉“越做越没意思”。
在这座城市里,刘靖接触了腾讯、华为等位于创新前沿的客户,看到了许多以往看不到的东西。“为什么越来越多优质内容不再是广告公司输出的,而是客户输出的,我想了很久才得出答案,其实跟‘位置’有关。好的内容需要深耕才能孕育出来,客户‘泡’在行业环境里,而广告公司还需要去了解、深入,这在一个求快的行业里是很难的。”
刘靖曾一度感到自己处在“内外夹击”的困境里:看到了个人和行业的瓶颈。
这时,刘靖想到了自己的喜好。他在工作之余热爱代码编程,对信息技术有无限热忱。他敏锐地从微信的更新迭代中看到了新的营销阵地:朋友圈、开放API、公众号,这些令他振奋。刘靖清晰记得自己当时的感悟:“营销不仅需要内容,更需要技术。”
反复咀嚼着“技术”二字,刘靖开始探索。最初,他基于地产行业的客户,开始涉足技术营销,为客户打造地产微楼书、3D样板间,又做了微信购房超市、全民经纪人、智慧物业系统等新型营销产品。后来,刘靖又为快消品客户定制客户管理系统并搭配会员运营服务。
直到这时,刘靖才认为自己找到了内容营销和技术营销的交叉点。
3
入职大数据公司
调整心态再出发
2020年,刘靖几经辗转,最后入职一家大数据公司。对这段经历,刘靖是这样总结的:“我去对了,可惜去晚了,如果早点来深圳就好了。”
入职后,刘靖感觉自己的事业目标一下清晰了起来,过往那些焦躁沮丧一扫而空。
“那时候我想,我需要找准自己在职场中的位置,寻找自己的差异化价值,设定合理的职场目标,逐步提升专业能力。”刘靖说。
“2021年到2023年,这3年我经手的业务里,平均客单价达到99万元。原来做内容营销,甲方30万元、50万元的预算就算大了,但在大数据行业里,50万元仅仅是起步价。”刘靖说,在这个行业里,业务的利润要比原来所从事的内容营销要高上好几倍。
2023年,刘靖经手的业务达到巅峰,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了涨薪。
然而,次年公司的业务遭到重挫,刘靖所经手的项目也未能幸免。他看着公司从最高500人的规模收缩到了50人,只保留了售后团队。
刘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重新出发,只是他有时也难免会想一想,如果自己早几年来深圳会怎样?如果自己早几年进入大数据行业又会怎样?
4
转型做主播
深耕HiFi设备领域
2025年,刘靖踏上创业路,在朋友的启发下,他选择了3C数码产品中的HiFi设备领域。
刘靖自己曾是HiFi设备发烧友,尽管非常了解行业,在创业前他还是做了很长时间的分析。
刘靖说,HiFi设备方面的消费属于精神类消费,拥有很高的情绪价值附加属性。“作为精神类消费,你买了一个音箱很好听,那么如果出了新品,有更好的音质,更舒适的听觉享受,会不会心动?其中的道理跟钓鱼总想买根更好的鱼竿、踢球总想换双更好的球鞋一样。这个垂直门类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蓝海。”
刘靖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持续推出HiFi设备评测。转型成为主播,刘靖感觉就像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刘靖给客户讲过无数方案,也做过许多深入细致的沟通,只是这一次,他的客户成了手机屏幕另一侧的众多观众。刘靖讲起HiFi设备的门道时井井有条,掌故信手拈来。
在刘靖直播评测节目的评论区里,许多网友围绕HiFi设备的款类分享使用感受,咨询设备挑选问题,还有的网友为他的主持风格所折服,直呼:“多讲点故事,爱听!”

▲刘靖与家人的幸福合影。 受访者供图
刘靖在深圳的生活有着不少“小确幸”。他加入了一个名为“Storm”的棒垒球队,结识了许多朋友。作息时间不尽相同的夫妻俩,各自抽出空余时间陪儿子爬山、逛公园、学习,欣慰地看着孩子享受着这座花园式城市里的阳光、空气、绿地和海滩。
来深圳的第一年,刘靖的感慨是:“除了没有煎饼果子,深圳还挺好的。”
2019年,刘靖的收获是:“来深圳三年,我找到了焦虑的解药。”
回顾过往,刘靖有时候会感慨来晚了,但面向未来,又觉得一切“刚刚好”。“我们来深圳,因为这里有想要的生活。”他说。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