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第三医院微创介入成功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3 17:36:00    

52岁的张女士(化名)被左下肢反复肿胀的问题困扰了4年多。起初,她以为只是劳累后的正常现象,没太在意,直到双腿粗细差异越来越明显,才在家人的催促下来到漳州第三医院就诊。介入医学科医生检查后发现,导致她腿肿的“元凶”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指向了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这就像下肢的“血管主干道”被挤压变窄,血液流通受阻后淤积在腿部,最终引发了明显肿胀。

下肢静脉为何会“堵车”

人体的静脉系统就像遍布全身的“交通网络”,负责将血液从四肢送回心脏。其中,下肢深静脉是运输血液的“主干道”,而髂静脉则是连接下肢与盆腔的重要枢纽。当髂静脉受到周围组织(如动脉、韧带等)的长期压迫时,血管管腔会变窄,血流速度减慢,就容易形成血栓,这就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典型病理过程。

张女士的情况正是如此:长期的髂静脉压迫导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无法顺畅回流,大量血液淤积在小腿和大腿的静脉中,使得腿部组织间隙充满液体,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肿胀。这种肿胀往往在站立或行走后加重,休息抬高腿部后会略有缓解,但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0.5cm微小创口解决大问题

面对张女士的病情,漳州第三医院介入医学科团队采用了微创介入治疗方案,整个过程仅通过小腿上一个0.5cm的微小创口就能完成。

手术中,介入医学科手术团队在张女士的小腿处做了一个0.5cm的微小创口,通过穿刺将导管送入血管。首先,使用抽栓导管在血管内进行负压抽吸,将淤积的血栓清除干净,恢复血管通畅。随后,通过球囊扩张术,将狭窄的髂静脉段慢慢扩张,解除压迫。最后,为了防止血管再次狭窄,医生在扩张后的血管内植入了一枚支架,支撑血管壁,保持血管通畅。

整个手术过程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张女士在手术当天就能明显感觉到左下肢肿胀消退,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下肢肿胀绝非小事,尤其是出现“单侧肿胀、反复加重、伴随酸胀或疼痛”等症状时,需警惕静脉血栓或血管压迫的可能。这些问题若长期忽视,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皮肤溃烂等难以逆转的后果。

日常生活中,长期久坐、久站、肥胖或有静脉血栓家族史的人群属于高危群体,建议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到介入医学科等专科就诊,通过微创介入等先进技术,在最小创伤下解决血管问题,守护下肢健康。

来源:闽南网